资源禀赋一直是整个游戏进程中的最大制约,稍微扩大规模,供需平衡就会被打破,从而短期内导致供应链断裂;增加的产能在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消纳不完,反过来把上游堵死(例如离心机和下游零件产线的关系)……我倒是找到了一条基本能够维持供需平衡的路子,运用 11 台水晶合成器。
资源分配和大致规划
产线分为两块,分别是聚变发电集群和紫水晶—裂变发电集群。铜矿、氘、煤炭供应前者,铁矿、铀矿、绿宝石供应后者。
- 铁矿:4 颗电池,60/min
- 铜矿:10 颗电池,150/min
- 煤炭:10 颗电池,100/min
- 铀矿:14~15 颗电池,112~120/min
- 氘矿:6 颗电池,120/min
- 绿宝石:剩余所有电池
注意此处铀矿和氘矿是供给端的命脉所在,绝对不能缺货,绝对不能因下游产能过剩而被迫停产。短期内可适当调降,但长期运行需要增至准平衡点以上。
聚变发电部分
精炼铜锭:
- 电弧高炉 x1
- 精炼炉 x3,最大产能 90/min,多余产品以无人机转运至紫水晶—裂变发电集群
聚变产线:
- 氘矿 120/min,可维持准平衡且持续小幅增加库存
- 离心机 x1(氘 120/min→浓缩重氢 30/min、废料 120/min)
- 回收站 x1(废料 120/min→零件 60/min)
- 精密车床 x2(精炼铜、零件 60/min→精密部件 30/min)
- 自控机床 x1(浓缩重氢 30/min、精密部件 30/min→聚变燃料 30/min)
注:除精炼铜外,从废料到精密部件恰好形成闭环,无需外部输入,也不会溢出
- 聚变炉 x11
紫水晶—裂变发电部分
裂变产线:
- 离心机 x1(铀矿 60/min→浓缩铀 60/min、铁矿 120/min,和紫水晶线共享)
- 电弧高炉 x1(铀、铁矿→铁锭,和紫水晶线共享;铁矿部分取自矿床)
- 加工台 x2(铁锭→零件 120/min,和紫水晶线共享)
注:零件有少量剩余(12/min 左右),需外接回收站和末影终端以避免卡壳
- 精密车床 x1(浓缩铀、零件→裂变燃料)
- 裂变炉 x5
主产线:
- 精炼炉 x1(绿宝石、零件→强化晶体)
- 炼金炉 x1(强化晶体、浓缩铀→超然合金)
- 智能提纯器 x1(超然合金、精炼铜→粒子容器)
- 紫水晶塔 x11(绿宝石、粒子容器→紫水晶)
注:虽然没有让粒子容器产能全功率运行,但考虑到资源禀赋限制(主要受制于绿宝石产能),这已是较好达成准平衡的结局